這兩天,我們被這個數字刷屏——“5萬億”。湖北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元大臺階,排名重回全國第7。第7不是第一次,在2019年,我們曾經達到過這樣的歷史高度,但是5萬億,是首次。湖北自此成為第7個生產總值超過5萬億元的省份。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5萬億是一個很抽象的數字。那么,對于湖北來來說,5萬億到底是什么概念?邁上5萬億元的臺階又意味著什么呢?
這五萬億,不一般
先來看五萬億的量到底有多大。
放眼國外,五萬億,相當于1個瑞士的GDP(約4.75萬億人民幣),相當于3個芬蘭的GDP(約1.72萬億人民幣),相當于5個烏克蘭的GDP(約0.99萬億人民幣),相當于10個緬甸的GDP(約0.48萬億人民幣)。
放眼全國,據國家統計局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GDP為114萬億,湖北在全國比重達到了4.4%。在全國GDP排名前7的省份里,廣東、江蘇、山東、浙江都屬于沿海城市,而河南、四川人口都比湖北多兩三千萬,但湖北的人均GDP是穩(wěn)居中西部地區(qū)第一位。(河南人口9.94千萬人,四川8.37千萬人,湖北5.74千萬人。數據來源:中經數據)
對比湖北自己,實現5萬億元,意味著湖北每天創(chuàng)造的生產成果達到137億元左右,137億元是一個什么概念?在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,湖北一年的GDP是151億,也就是說,今天我們一天創(chuàng)造的地區(qū)生產總值相當于過去一年。
這五萬億,是湖北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。
這五萬億,不容易
再來看湖北近年來的GDP走勢。湖北省發(fā)改委主任陳新武在采訪中說:2008年,湖北GDP首次突破萬億門檻;從2008年的過1萬億到2012年的過2萬億,湖北用了4年;從2萬億到2015年的過3萬億、再到2018年的過4萬億,湖北分別都用了3年。也許按照“一般”的增速規(guī)律,湖北也將會在2021年邁上5萬億。但是從2019年到2021年,湖北經歷了“非一般”的3年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因此,這5萬億背后沉甸甸的分量,只有湖北人最清楚。
2020年3月和5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湖北、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,曾寄語湖北、武漢“一定能夠徹底戰(zhàn)勝疫情、一定能夠浴火重生、一定能夠創(chuàng)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(yè)績”。這“三個一定能”,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殷殷囑托,也是交給我們的必答題。
2021年,湖北終于交卷了!第一張答卷是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成果;第二張答卷就是今天交出的——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臺階,這是2021年疫后重振取得決定性成果的重要標志。
事非經過不知難,作為親歷者、見證者,深感這5萬億飽含艱辛、來之不易。
在疫情、汛情之下,2021年給予湖北“喘息”的時間并不多,湖北經濟能從“谷底”奮起,實現總量過5萬億,全省上下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努力;中央一攬子政策支持,近百家央企、千家民企擴大在鄂投資……都是湖北能夠在主要經濟指標“斷崖式”下降的情況下,及時抵御住了“自由落體”,最終起底逆襲的底氣。
這5萬億,是浴火重生的英雄答卷。
這五萬億,不僅僅是量變
再看下這5萬億的構成。湖北省統計局局長朱惠告訴記者:5萬億背后有大量一、二、三次產業(yè)多行業(yè)指標支撐。2021年,41個工業(yè)行業(yè)中39個行業(yè)實現正增長;全年施工項目個數增長30.6%;貨運量增長33.9%;進出口總額增長24.8%;工業(yè)用電量增長16.6%;稅收增長33.1%。
一系列數據表明,經濟規(guī)模達到5萬億,并不是簡單的數量的增長,而是在新的起點、更高層次上實現的增長,疫后重振走的是新路,是發(fā)展能級的提升。
一年來,湖北在奔跑中調整呼吸,在超車中換賽道。
重視營商環(huán)境——近2年開年第一個工作日都是召開全省營商環(huán)境大會;2021年新發(fā)展市場主體114萬戶,同比增長53.9%。
強調創(chuàng)新驅動——2021年全年規(guī)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(yè)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,達到10196.5億元,比上年增長16.9%。高新技術企業(yè)新增4100家,達到14500家。
推動區(qū)域發(fā)展布局——2021年,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跨越3萬億,達到30101.41億元,位居省域城市群前列,占全省經濟總量的60.2%。武漢達到17716.96億元,襄陽、宜昌超過5000億元,分別達到5309億元、5022億元。全省1個近2萬億、2個過5000億的龍頭帶動格局基本形成。這樣一來,不只是武漢,更多的城市為5萬億做出了貢獻。
所以,這“5萬億”是彎道超越的“5萬億”,是發(fā)展能級的“5萬億”,也是湖北打造全國增長極的重要基礎。
經歷大落大起之后,這個“5萬億”,這個“重回第七位”,既是回歸,也是新生。
來源:長江云
責編:楊帆
這兩天,我們被這個數字刷屏——“5萬億”。湖北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元大臺階,排名重回全國第7。第7不是第一次,在2019年,我們曾經達到過這樣的歷史高度,但是5萬億,是首次。湖北自此成為第7個生產總值超過5萬億元的省份。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5萬億是一個很抽象的數字。那么,對于湖北來來說,5萬億到底是什么概念?邁上5萬億元的臺階又意味著什么呢?
這五萬億,不一般
先來看五萬億的量到底有多大。
放眼國外,五萬億,相當于1個瑞士的GDP(約4.75萬億人民幣),相當于3個芬蘭的GDP(約1.72萬億人民幣),相當于5個烏克蘭的GDP(約0.99萬億人民幣),相當于10個緬甸的GDP(約0.48萬億人民幣)。
放眼全國,據國家統計局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GDP為114萬億,湖北在全國比重達到了4.4%。在全國GDP排名前7的省份里,廣東、江蘇、山東、浙江都屬于沿海城市,而河南、四川人口都比湖北多兩三千萬,但湖北的人均GDP是穩(wěn)居中西部地區(qū)第一位。(河南人口9.94千萬人,四川8.37千萬人,湖北5.74千萬人。數據來源:中經數據)
對比湖北自己,實現5萬億元,意味著湖北每天創(chuàng)造的生產成果達到137億元左右,137億元是一個什么概念?在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,湖北一年的GDP是151億,也就是說,今天我們一天創(chuàng)造的地區(qū)生產總值相當于過去一年。
這五萬億,是湖北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。
這五萬億,不容易
再來看湖北近年來的GDP走勢。湖北省發(fā)改委主任陳新武在采訪中說:2008年,湖北GDP首次突破萬億門檻;從2008年的過1萬億到2012年的過2萬億,湖北用了4年;從2萬億到2015年的過3萬億、再到2018年的過4萬億,湖北分別都用了3年。也許按照“一般”的增速規(guī)律,湖北也將會在2021年邁上5萬億。但是從2019年到2021年,湖北經歷了“非一般”的3年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因此,這5萬億背后沉甸甸的分量,只有湖北人最清楚。
2020年3月和5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湖北、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,曾寄語湖北、武漢“一定能夠徹底戰(zhàn)勝疫情、一定能夠浴火重生、一定能夠創(chuàng)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(yè)績”。這“三個一定能”,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殷殷囑托,也是交給我們的必答題。
2021年,湖北終于交卷了!第一張答卷是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成果;第二張答卷就是今天交出的——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臺階,這是2021年疫后重振取得決定性成果的重要標志。
事非經過不知難,作為親歷者、見證者,深感這5萬億飽含艱辛、來之不易。
在疫情、汛情之下,2021年給予湖北“喘息”的時間并不多,湖北經濟能從“谷底”奮起,實現總量過5萬億,全省上下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努力;中央一攬子政策支持,近百家央企、千家民企擴大在鄂投資……都是湖北能夠在主要經濟指標“斷崖式”下降的情況下,及時抵御住了“自由落體”,最終起底逆襲的底氣。
這5萬億,是浴火重生的英雄答卷。
這五萬億,不僅僅是量變
再看下這5萬億的構成。湖北省統計局局長朱惠告訴記者:5萬億背后有大量一、二、三次產業(yè)多行業(yè)指標支撐。2021年,41個工業(yè)行業(yè)中39個行業(yè)實現正增長;全年施工項目個數增長30.6%;貨運量增長33.9%;進出口總額增長24.8%;工業(yè)用電量增長16.6%;稅收增長33.1%。
一系列數據表明,經濟規(guī)模達到5萬億,并不是簡單的數量的增長,而是在新的起點、更高層次上實現的增長,疫后重振走的是新路,是發(fā)展能級的提升。
一年來,湖北在奔跑中調整呼吸,在超車中換賽道。
重視營商環(huán)境——近2年開年第一個工作日都是召開全省營商環(huán)境大會;2021年新發(fā)展市場主體114萬戶,同比增長53.9%。
強調創(chuàng)新驅動——2021年全年規(guī)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(yè)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,達到10196.5億元,比上年增長16.9%。高新技術企業(yè)新增4100家,達到14500家。
推動區(qū)域發(fā)展布局——2021年,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跨越3萬億,達到30101.41億元,位居省域城市群前列,占全省經濟總量的60.2%。武漢達到17716.96億元,襄陽、宜昌超過5000億元,分別達到5309億元、5022億元。全省1個近2萬億、2個過5000億的龍頭帶動格局基本形成。這樣一來,不只是武漢,更多的城市為5萬億做出了貢獻。
所以,這“5萬億”是彎道超越的“5萬億”,是發(fā)展能級的“5萬億”,也是湖北打造全國增長極的重要基礎。
經歷大落大起之后,這個“5萬億”,這個“重回第七位”,既是回歸,也是新生。
來源:長江云
責編:楊帆
網友評論網友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